为您提供最新的电脑,数码,家电,汽车,互联网等行业新闻和最新动态报道!

小米17标准版影像体验:光学大满贯,好拍更易拍

作者:安卓手机管理器 编辑:太平洋科技 浏览:2
日期:2025-10-22

现如今手机品牌的旗舰款“中杯”,可是越来越卷了。

以小米17标准版为例,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小米金沙江电池、低功耗超级阳光屏,可是一应俱全,丝毫没有因为产品在序列中的定位,而有丝毫马虎。小米17标准版更是实现了1.18mm 超窄四等边的设计,唤醒了笔者心中对“小屏旗舰”的记忆和需求。

“小屏旗舰”的意义,在于一手可控的操作感。在当下手机的众多使用场景中,拍摄是最能体现操作感的一种。那么,小米17标准版的拍摄体验,又是如何呢?

影像配置拉满,随手出好片

在根据样张判断拍摄效果之前,不妨先来了解小米17标准版的影像硬件配置。

在小米17标准版的产品页总览部分,“徕卡专业三摄徕卡光学 Summilux 高速镜头”和“徕卡光学 镀膜大满贯”是被放在显眼的位置。有关注摄影硬件的朋友都知道,镀膜是影响成像效果的关键元素。为了解决困扰消费者已久的“鬼影”问题,小米联手徕卡,实现了定制滤膜,实现了三颗镀膜达成超高效协同,在大幅消减鬼影眩光的同时显著降低画面发雾,保证画面的纯净。

与此同时,小米17标准版搭载了新一代徕卡光学G+P镜组。从字母中我们可以推测到,这是一个玻塑混合镜片组,通过材料和设计,实现超低反射特性,有效缓解镜组内部反射,从根源上显著消除鬼影眩光形成,带来更纯净的画面表现。

有了这两重保障,大家就可以来好好品鉴一下小米17标准版的成像表现。先来看主摄,这一次的主摄搭载的光影猎人 950 影像传感器,已经是光影猎人 950 影像传感器,从大世代来看是第二代产品。有了第一次联合豪威研发的经验,这一次进化效果较为明显。

整个主摄的具体参数,是1/1.31英寸大底,f/1.67大光圈,像素尺寸1.2μm,13.5EV动态范围,并且支持双原生ISO Fusion Max与Staggered 逐行多帧 HDR特性。

在日常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小米17标准版的成像显出一种从容的清晰。哪怕是用上裁切画面形成的46mm焦段画面,也能看到发色自然,并没有过分强调所谓的“徕卡味儿”。与此同时,大家都知道现如今算法会对画面进行一些优化,但在小米17标准版上,这些优化并没有造成明显的画面锐度过高。总体来说,小米17标准版的画质表现,是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的。

换到更苛刻的夜景环节中,我们可以考察影像硬件和算法对光影的把控。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小米17标准版对曝光的设置是比较中性的,并不会保证画面内容可看性而实现过曝的操作。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暗过渡较为细腻,不会有明显的“死黑”情况。与此同时,画面高光部分并不会有明显的过曝,从而保证了较好的可看性。

如果说主摄在表现均衡中透出“徕卡味儿”,以满足随手拍出片儿的效果,那么长焦镜头的使用,多少就带了点创作的意味。为了满足这一目的,设计团队在长焦镜头的硬件方面,花费了好些心思。

长焦镜头采用了此前广受好评的浮动设计,基于支持OIS光学防抖的JN5传感器打造。这颗镜头提供60mm光学变焦(即界面上的“2.6X”)和120mm无损变焦(即界面上的“5X”),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同一场景下运用这颗长焦镜头的两个焦段,来评判它的表现。刨除测光的区别,我们可以感受到两者的锐度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不少长焦镜头,会在“无损变焦”中应用AI能力,以保证画面的解析力,但这也容易导致AI计算介入过多,导致画面细节“油画化”地偏离。小米17标准版能够保证对AI应用克制,不仅是因为硬件光学素质的保障,更是设计团队的思路呈现。

换到夜间场景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小米17标准版的长焦镜头的软硬件实力。特别是在120mm无损变焦中,画面不仅细节丰富,而且明暗过渡也是较为自然,只是高光位置溢出会对比主摄要明显一些,希望能在后面的OTA中修正。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同样支持长焦微距。这意味着通过小米17标准版,能够拍出超越人眼惯常认知,成像清晰且画面冲击力拉满的效果。

看过主摄和长焦表现之后,接下来是超广角镜头。这颗镜头是基于OV50M传感器打造5000万像素的徕卡超广角镜头,支持102度的超广视角。在拍摄建筑物等需要超广角的场景时,镜头角度足够形成宏大叙事感以保证观感。

换到近端仔细观察,可以感觉到这颗超广角镜头的解析力超出了不少朋友过往对超广角镜头成像质量的认知。这就意味着小米17标准版的超广角镜头真正具备了拍摄创作的能力,让用户在日常拍摄过程中显得更游刃有余。

周边设计充分,体验再加分

总体来说,小米17标准版的影像效果,让观众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对比此前的产品,小米17标准版的影像表现愈发炉火纯青:“徕卡味儿”的减淡,并不意味着魂魄的丢失,反而表现出设计团队对影调和清晰度等元素之间把控渐趋平衡的表现。用于记录日常生活,它的表现当然足够;稍稍花一点心思,它摄制的影像会让人感觉到生活片段的弥足珍贵。

为了提升使用体验,设计团队还在与影像相关的部分细致打磨。

前面提到,小米17标准版实现了1.18mm 超窄四等边的设计。这使得小米17标准版可以放入一块6.3英寸低功耗超级阳光屏,无惧光照环境变化,为拍摄提供直观地参考。与此同时,设计团队在小米17标准版上实现了全新大R角设计。超大起弧点的圆心半径,能在握持时实现更加贴合的体验,自然更有冲动和把握以小米17标准版进行拍摄。

DECO设计也是现如今消费者选购手机时重点考虑的元素。小米17标准版和上代一体化的纯黑模组不同,换成了如今分离式的布局。机身和模组同色,Deco的凸起过渡自然,精致度和一体化质感提升。搭配全覆盖的增量镀膜玻璃盖板与冷调玻璃技术,既保留了迭代的辨识度,又让镜头区域的视觉质感更显轻盈。

颠覆过往认知,重燃小屏梦

就影像表现来看。小米17标准版给出了一个“标准迭代”该有的样子。以往大家提到“标准版”,也许会想到上一代硬件的流用,或者这一代硬件的减配。这种情况在小米17标准版上不仅荡然无存,而且小米充分发挥了和徕卡深度合作产生的技术力,让享受影像越阶的门槛降低了不少。

过往“买中杯=买删减版”的体会,在小米17标准版身上,将会消失殆尽。相反地,小米17标准版唤醒了不少消费者记忆中对“小屏旗舰”的定义,带来了出色的使用体验。如果你还在期待小屏旗舰和日常习惯的吻合,那么小米17标准版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